inner-banner-4-reports

專業見解

【媒體專訪】中誠信國際總裁嶽誌崗:加強資本市場創新工具研究 ESG評級至關重要

2024年5月14日

Self Photos / Files - 86a22bb0f3dc8d5219a0fa94990f84a

  “評級公司應優化評級方法,加快創新產品在資本市場的普及與應用,助力建設多層次債券市場。” 中誠信國際總裁嶽誌崗近期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正在加強科創領域、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融資、ESG等領域的信用風險研究,強化對重點領域融資的創新工具研究併開展專項評級服務。

 

  據悉,在4月推出科技創新企業評級方法與模型後,中誠信國際還計劃開展對中小企業債券相關評級方法的研究。

 

  目前,上市公司越來越重視自身的ESG表現。嶽誌崗認為上市公司對ESG評級的需求仍是剛性的、長期的,在不同階段可能呈現差異化的特點,但未來ESG評級需要更加重視獨立、客觀和專業性。

 

信用環境持續改善

 

嶽誌崗表示,中國今年實現5%的GDP增長目標是可期的。在當前環境下,企業融資意願增強,信用風險有望得到更好控製。

 

  從最新經濟統計指標來看,宏觀經濟開局起步平穩,工業生產增長麵擴大,製造業投資增速加快回升。後續來看,隨著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效應的釋放,裝備製造的生產與投資將維持較強韌性,在專項債與特彆國債的支撐下,基建投資也將持續發揮托底作用。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針對一些堵點做出瞭針對性的頂層設計與具體部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也將為經濟增長持續注入新的動能,相信今年經濟將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順利完成5%的年度增速目標。”嶽誌崗表示,從信用債市場表現看,宏觀經濟穩步修複下企業投資意願增強,融資需求上升,疊加低利率環境帶來的成本利好,推動一季度信用債融資回暖,實現融資淨流入4339億元,同比、環比明顯回升。

 

  從一季度末數據看,各行業、區域融資狀況普遍改善,超七成實現淨流入,其中房企淨融資額回正,結束長達一年的淨流出。

 

  嶽誌崗表示,今年以來債券違約風險總體可控,一季度違約規模34.9億元,創2016年以來新低,延續近兩年以來的趨緩態勢。但考慮到地產行業風險仍處高位,債券展期規模依舊較高,仍需警惕出險企業的流動性風險以及債券展期受阻麵臨實質性違約的可能性。

 

ESG評級應獨立客觀專業

 

  今年以來ESG相關政策在不斷完善之中,其中ESG評級也被寄予厚望。

 

  4月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委發布瞭《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文件鼓勵信用評級機構建立健全針對綠色金融產品的評級體繫,支持信用評級機構將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因素納入信用評級方法與模型。

 

  “未來ESG評級將是上市公司內在要求。”嶽誌崗表示,當前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意識逐漸加強。

 

  依據中誠信綠金ESG Ratings數據庫統計,A股上市公司ESG相關報告的披露比例由2020年的26.41%上升至2023年的35.39%。與此同時,三大證券交易所也發布瞭《可持續發展報告》(試行)指引,進一步加強ESG信息披露。該規則已經在5月開始正式實施。

 

  與此同時,ESG評級的應用場景逐步落地,受到的關注也越來越多。

 

  嶽誌崗認為,積極開展ESG評級是上市公司保持自身發展與資本市場投資理念一致的重要方法。目前全球範圍內ESG投資者廣泛關注企業ESG評級,併在政策和市場的驅動下將企業ESG表現納入其投資的決策參考。ESG評級是投資者對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價值和風險管理能力的一種衡量。投資者期待通過ESG的風險傳導機製,結合其自身的信用風險管控理念,對企業進行全麵綜合評價,進而降低投資決策風險,併獲得超額收益。

 

  不過,國內大多數企業當前對ESG的認識仍處於初級階段,企業更容易為應對政策和利益相關方對ESG評級級彆重點關注,但對影響評級結果的內在因素理解不足。特彆是,目前國內ESG評級尚未形成有效的市場監管和處罰措施,屬於完全市場化競爭行為,從企業逐利性質考慮,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漂綠”現象,也是目前國內ESG評級行業有序健康發展麵臨的一個挑戰性問題。

“未來如何保證ESG評級的獨立、客觀和專業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內容。”嶽誌崗表示。

 

科創債評級體繫已亮相

 

  中誠信國際還正在持續開展對現有評級體繫的完善及新評級方法的研究與探索。中誠信國際今年已經推出瞭科創債評級方法體繫,未來還將完善中小企業債券的評級體繫。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上交所科創債發行延續快速增長勢頭,發行量為755億元,同比增長184%。科創債3月成交量達1241.59億元,較2月提升674.25億元,達到曆史最高水平。

 

  “公司4月剛剛發布瞭國內首個繫統性科創債評級方法與模型。”嶽誌崗表示,中誠信國際結合科技創新企業的風險與特點,首次引入“科技創新競爭力”這一指標,通過分析企業的科技創新價值、科技創新能力與經營實力三個維度綜合衡量受評對象科技創新競爭力,創新性的評級模型設定可以加強投資者對科創企業實力和潛力的瞭解,增加企業的透明度,增強市場信心,引導資金等創新資源更精準的向優質科技創新企業集中。

 

  除此之外,為響應優質中小企業債券融資需求、完善風險防控機製,中誠信國際計劃開展對中小企業債券發行情況、風險特點及相關評級方法的研究,助力我國高收益債市場建設。

 

  嶽誌崗表示,在研究方法上,未來公司還將進一步結合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繼續深化信用風險預警與評級體繫研發,有效提升評級預警能力,積極研究AI智能領域新型工具在評級業務以及各項業務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