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诚信国际发布公告,将美利坚合众国(以下简称“美国”)撤出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评级展望调至负面,维持主权信用等级为AA+g。此前,中诚信国际于2023年3月16日发布公告,将美国主权信用级别列入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2023年5月25日,中诚信国际将美国主权信用级别由AAAg下调至AA+g,继续列入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
中诚信国际对于美国主权历史调级情况
中诚信国际认为,财政实力弱化是制约美国主权信用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美国的债务水平在同级别国家中处于最高,且债务水平和债务成本处于持续抬升趋势中,特朗普主张的减税政策或进一步推升债务,在高债务成本且缺乏实质性改革的情形下,债务可持续性不断降低;同时,贸易保护主义升温或对美国经济前景形成抑制,另需关注政党阶层对立对于美国社会稳定和政策延续性的影响。上述因素是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调至负面的主要原因。但与此同时,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经济结构多元且国民收入水平很高,在科技、商业、金融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受益于现阶段美元和美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美国政府长期以较低成本进行国际融资,债务承受能力相对较高。
美国的债务水平在同级别国家中处于最高,特朗普主张的减税政策或将进一步推升债务,且在高通胀的预期下,债务成本高企增加了美国的长期财政风险,财政实力或进一步弱化。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美国的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已处于上升通道。2023财年美国政府财政赤字率超过7%,政府负债率[1]约为109%,处于很高的水平。截至2024年11月5日,联邦政府债务存量已经超过35.9万亿美元,自债务上限约束暂停以来处于加速上行通道。特朗普主张的财政政策包含降低企业税率和个人所得税率,并设定了更高的支出水平,包括增加基础设施和国防开支等,或导致政府财政赤字和负债率进一步上行,在缺乏实质性改革的情形下,预计中期内财政赤字率将维持在7%以上的高位,政府负债率或升至110%以上。与此同时,高利率导致政府债务成本显著上升,在政府缺乏实质性财政巩固措施的情形下,债务可持续性不断降低。2022年以来长期的高利率推升了美国政府债务成本,2024财年,美国政府公共债务的利息支出达到1.1万亿美元,较2023财年同比增长29%。特朗普主张的刺激性政策或推高通胀预期,导致利率下行步伐放缓,且由于国债成本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预计2025~2026财年利息支出占比仍将维持高位。在经济放缓的背景下,债务成本上升叠加过高的债务负担将带动再融资风险的上行。当2025年重启债务上限谈判时,联邦政府债务总额可能达到40万亿美元,财政实力弱化成为制约美国主权信用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
在美国经济放缓的背景下,特朗普主张的鸽派政策或导致通胀风险再起,美联储政策路径选择面临多重挑战;与此同时,贸易保护主义升温或对美国经济前景形成抑制。年初以来,美国经济显示出较强韧性,在持续的高利率下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为美联储降息提供了一定的铺垫。就业数据波动对于市场形成一定扰动,但综合来看劳动力市场呈现温和放缓趋势,美国失业率已从2024年初的3.7%升至9月的4.1%。同时,长期的高利率对于财政债务、银行业等造成广泛风险,并对经济形成一定抑制,预期2024年美国经济增速将小幅放缓至2.7%。特朗普主张的鸽派政策包括大规模的减税政策,承诺通过放松对化石燃料的限制,同时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国防领域的投资,或对短期经济有所提振,但其贸易保护政策引发的关税上涨将进一步推升通胀,美国通胀风险或再起,从而导致美联储后续货币政策路径变数加大。与此同时,特朗普上台后若寻求“单边主义”政策回归,将导致全球贸易环境紧张,叠加全球地缘政治风险以及限制性的移民政策,对于美国经济前景构成负面冲击,后续经济走势面临较高不确定性。
美国两党角力复杂性的升级,对于政策的有效性和延续性构成负面影响,同时需警惕阶层对立和撕裂对于美国社会稳定的影响。近年来,美国两党政治分歧导致立法效率降低,削弱了美国决策者策划政策实质性变革的能力,两党博弈多次造成政府停摆。在此次选举的竞选活动中涉及大量资金投入,增加了资本在政治中的影响力,且由于美国联邦州选举制度,导致资源和关注度分配的不平衡,在竞选的最后冲刺阶段,民主党和共和党在摇摆州都针对投票资格、规则等细节问题提起了大量诉讼。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是历史上候选人民调最接近的一次选举,但最终结果显示,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在选票上大幅领先,同时共和党大概率“横扫”国会,民主党惨败显示出美国民众对于现状的不满。从国会山骚乱到特朗普遇袭,近年来美国政治暴力愈演愈烈,显示出两党政客和民众在众多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2],选举过程也激化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扩大了党派对立,需警惕大选后可能出现的社会不稳定事件。特朗普主导政府并获得国会多数支持,有利于加快立法流程、推动政策落地,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美国的权力制衡机制。中诚信国际将对美国政治稳定性和政策有效性保持关注。
美国的财政实力恶化以及债务上限不断突破正在侵蚀美元的信用基础,长期来看,美元国际地位的相对弱化将从根本上动摇其主权信用实力。短期内,特朗普上台将支撑强美元,但在逆全球化加速、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国内政治分裂加剧的背景下,债务加速上行以及成本上升导致美国债务可持续性不断降低,对于美元和美债作为安全资产的地位构成一定冲击。当前,美元作为全球最广泛持有的储备货币,短期内没有被替代的可能性,但其领先地位已经有所下降,近20年来,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占比已由72%下降至60%以下。伴随2024年9月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开启,美元指数自高位下行至2022年初水平,特朗普主张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及高关税预期将推动美债收益率上行,美债的吸引力或在中期有所下降。此外,特朗普上台后“逆全球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或导致美元在世界范围内的需求有所下降。在更长期限内,美国财政实力恶化、债务上限的不断突破将侵蚀美元的信用基础,伴随美国地缘地位的相对走弱以及其他经济体对于非美元货币的需求增加,美元的国际地位将有所弱化,从而在根本上动摇其主权信用实力。
未来可能触发
评级展望由负面调为稳定的因素:
如果美国经济实现软着陆,债务压力逐步缓解,大选后实现平稳过渡,美国负面展望可能调至稳定。
未来可能触发评级下调的因素:
若美国经济出现衰退,财政赤字不断累积导致债务难以持续,发生超预期负面政治事件,中诚信国际将考虑下调美国主权信用级别。
中诚信国际美国主权评级行动回顾
中诚信国际于2012年发布主权信用评级体系,重点覆盖76个国家或地区,其中包括5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近三年内主权评级行动超过130次。2015年在国内首次发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权信用风险报告》。2017~2023年联合境外信用评级机构连续7年共同发布《“一带一路”国家风险报告》。中诚信国际依托熊猫债业务先后承做韩国、波兰、土耳其、白俄罗斯等受托主权评级业务,熊猫债业务涉及国别覆盖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马来西亚、巴西等近20个经济体。综合来看,中诚信国际在主权跟踪效率、市场关注度、主权熊猫债承做等方面均居于行业前列。
近年来,中诚信国际密切跟踪美国主权信用变化,在2020年以来对于美国主权信用级别的调整中,中诚信国际的调整行动早于国际评级机构,相对体现出评级的及时性。 |
|
|
|
[1] 美国一般政府负债率为美国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公共债务总和占GDP的比重。
[2] 民主党和共和党支持群体在种族、移民、气候政策、医疗、枪支管控等议题上立场分歧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