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er-banner-4-reports

专业见解

【专业观点】中国信贷评级机构的突破

2024年6月28日

Self Photos / Files - 9f971321997713b8d3a466efe19ceec

李永权  中国诚信(亚太)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董事及高级顾问

 

中国信贷评级机构的突破

 

  李永权董事于2012年协助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CCXI,总部设于北京)在香港创立一家信贷评级机构(CRA),取名中国诚信(亚太)信用评级有限公司(CCXAP)。

 

  经过近12年的努力,在2023年3月31日获香港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MPFA)认可为核准的CRA,及在周三又获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认可为合资格债务票据计划(QDI计划)下核准的CRA。CCXI透过CCXAP中国最早[走出去],以香港为基地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CRA。

 

  目前获MPFA认可的5家CRA,包括CCXAP、Fitch、Moody's、R&I、S&P。强积金可按MPFA发出的强积金指引,采用上述任何一家或多家厘定的CRA所定出的最低信贷评级规定,作为长期债券和短期债务票据(以下统称为债务工具)的投资。

 

  获HKMA认可的CRA与MPFA认可的5家相同。1996年之前,香港的机构投资者,例如银行、企业,他们投资在香港发行的债务工具,所获取的利息和利润均需缴付香港利得税、在1996年,香港政府推出QDI计划,目的在吸引海外发债体到来香港发债,更好地发展香港债券市场。

 

QDI 计划

 

  在QDI计划下,机构投资者持有符合资格的债务工具,可获50%税务宽减或税务豁免。在2018年4月1日之后持有新发行符合资格的债务工具,利息和利润一律获税务豁免。此外,在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资助计划下,债务工具取得HKMA认可的核准CRA的评级,发债体可取得发行费用资助。

 

全球CRA机构市场

 

  发展香港债券市场可助稳定金融市场,让企业和机构筹措资金,予投资者多种投资选择。HKMA 前总裁任志刚在亚洲金融风暴爆发之前,已着力推动香港债券市场发展。他在一次演讲中提出发展债务工具市场需要4个条件,包括:利率基准(Benchmark)、包销商(Intermediary)、信贷评级(Rating),需求(Demand),他将这4个条件简称为 BIRD(小鸟)。他当时可能没有发觉一只小鸟不筑巢,一群小鸟才需筑巢繁殖后代。如果债券缺少了结算系统(Settlement),债券市场难以有效地发展起来。事实上,他在发表演说之前,HKMA 早已在1990年接纳香港资本市场公会(HKCMA)的建议,建立起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系统)。所以,BIRD 应写成众数的BIRDS。

 

  无可置疑,信贷评级是发展债券市场重要的一环。所以,中国、日本、韩国、泰国、印尼、葡萄牙、俄罗斯、阿根廷……都有自己国家的本土CRA。国际金融中心,例如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都有国际CRA进驻。虽然,发展下去,债务工具并不强制性有评级才可以发行。但是,发债体为了扩大投资者领域,愿委托CRA评级。

 

  各国本土CRA采用本土的评级量尺(local scale) 去评定本国货币债券的信贷状况。CRA以该国政府债券评定为AAA最高级别,其他受评体的信贷状况高低,按顺序评定。

 

  发债体「走出去」到国际金融中心发行外币或本国货币的国际债务工具,由国际CRA采用国际评级量尺(international scale)评核。在无明文规定的市场默契下,还债能力最强的国家或国际金融组织,例如:美国、世界银行等,评定为AAA的最高级别,其他受评体的信贷状况,按序评定为AAA至违约级别。一个在本土评级量尺下取得AAA评级的发债体及其债务工具,在国际评级量尺下可能只取得BBB的评级。所以,投资者在购买债券时,必须清楚债券的信贷评级是国际的还是本土的。

 

  本土评级与国际评级有差异,是否表示本土评级虚高,不值得信赖呢?不一定。本土债务工具以该国货币发行,政府有政策或窗口指导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债务工具违约,保障投资者。「走出去」的国际债券,则可能缺少了上述的特殊性。

 

  香港现时有9家CRA获证监会发出牌照,中、美各有4家,香港1家,都以国际评级量尺评核受评体(发债体、债务工具)。他们在香港市场的占有率,以历史最悠久的Moody’s、S&P、Fitch 3家的最大,CCXAP已经追的很贴了。

 

  欧洲地区的评级机构颇多,从欧洲证券和市场局(ESMA)取得牌照或证书的信贷评级机构共28家。这么多的评级机构,一方面反映欧洲债务工具市场活跃;另方面反映欧洲各国对CRA有不同的牌照规范。

 

  香港信贷评级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香港债务市场发展已上升至新台阶。特别是自2012年开始,有中国CRA进驻,反映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和机构走到国际市场发债。加上在美国联邦储备局实施QE的时候,极低的美元利率吸引众多内地企业和地方融资平台到来香港发行美元债。贪图高息忘却风险的追息投资者,在中资房企债券倒骨牌式违约下,手持中资房企美元债的投资者损失惨重。就算他们愿与发债体达成债务重组协议,重组花费的时间颇长。重组后,发债体能否以合理价钱出售资产,以及发债体日后面对的其他风险,未必能让投资者取回应得的利息和本金。

 

  故此,投资债务工具,宜买有投资级别的;投资无评级或低评级的,便更需清楚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了。

 

Self Photos / Files - d0c931015bcad7ec7587fb4357483b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