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研究見解
2024年7月25日
論壇主要嘉賓合影(從左四起依次為:香港中國金融協會主席孟羽;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中誠信集團創始人、中誠信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毛振華;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蔡洪濱;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所長陳誌武;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家、香港大學經管學院兼職教授巴曙鬆) 2024年7月18日下午,由中國誠信(亞太)信用評級有限公司(簡稱“中誠信亞太”)、中誠信綠金國際有限公司(簡稱“中誠信綠金國際”)、香港中國金融協會聯合主辦的《香港綠色與可持續金融發展論壇暨中誠信亞太獲香港金管局QDI及GSF資質認可發布會》成功舉行,中誠信集團創始人、中誠信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毛振華發表致辭。在致辭中,毛振華提到瞭綠色金融作為推動經濟轉型的重要引擎,在香港得到瞭迅猛發展,分享瞭中誠信(亞太)與中誠信綠金在香港取得的發展成就與未來目標,指出中誠信集團將繼續與各方密切合作,為香港債券市場的發展賦能,表達瞭共同推動香港債券市場和綠色金融的持續繁榮的信心。 毛振華 中誠信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香港大學經管學院經濟學教授 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到場的嘉賓,大家下午好!我很榮幸地代表主辦單位,對各位的蒞臨和支持,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其債券市場一直以來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截至7月初,今年已經有176筆近500億美元的債券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其中,7成以上的債券來自內地的發行人。近年來,隨著全球對可持續發展的日益重視,綠色金融作為推動經濟轉型的重要引擎,也在香港得到瞭迅猛發展。中誠信亞太和中誠信綠金作為本土評級服務機構,是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之一,深知在這一過程中的責任與使命。 我很自豪地分享,我們作為香港最大的中資評級機構在支持香港債券市場和綠色金融發展方麵取得瞭顯著進展。中誠信(亞太)2012年獲得牌照,深耕市場十餘年,業務在近幾年獲得較大進步,最新的統計中,中誠信亞太在香港服務的評級客數已居第三位,在中國本土機構中排名第一。令我們鼓舞的是,在上個月,我司獲得瞭香港金管局QDI和GSF資質認可,成為第一家獲得認可的中資信評機構。通過嚴謹的評級標準和深入的行業洞察,我們將繼續致力於提供高質量的信用評級服務,為投資者和發行人架起溝通的橋梁,確保市場的透明與穩定。 債券市場和中資信評機構發展的同時,綠色金融產業也正在香港蓬勃地發展。綠色金融不僅僅是一種投資方式,更是我們應對全球環境挑戰的重要途徑之一。為瞭更好地為客戶提供更專業的服務,中誠信綠金服務公司於2023年開業。中誠信綠金一直通過推動綠色債券和可持續發展債券的發行,積極參與到推動經濟向更加環保和可持續方向轉型的進程中。 未來,中誠信亞太和中誠信綠金將繼續與香港金融市場的各方密切合作,支持更多創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為香港債券市場的發展賦能。我們堅信,通過合作與創新,香港將繼續在國際綠色金融舞台上發揮引領作用,成為全球投資者和發行人的首選目的地。 最後,衷心希望今天的討論能為我們帶來更多啟發和共鳴,共同推動香港債券市場和綠色金融的持續繁榮。感謝大家的蒞臨,謝謝大家! 本次香港綠色與可持續金融發展論壇聚焦當前全球ESG信息披露的發展趨勢、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戰略、香港綠色及可持續金融發展前景、中資評級機構國際化展望等熱點議題,進行深入探討。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香港中國金融協會主席孟羽,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蔡洪濱,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所長陳誌武等香港重要政界、學界代表出席本次論壇併發言。論壇上,中誠信集團創始人、中誠信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毛振華為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以及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兩家行業龍頭企業作中誠信綠金ESG評級結果授牌。 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賀徙代表公司接受中誠信綠金“AA”主體ESG等級授牌 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投資者關繫總監周誌軻代表公司接受中誠信綠金“AA”主體ESG等級授牌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 香港中國金融協會主席孟羽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蔡洪濱 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所長陳誌武 中誠信集團創始於1992年10月,前身是經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準設立的中國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中國第一家全國性從事信用評級、金融證券谘詢和信息服務等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集團擁有信用評級、徵信和信用管理谘詢等信用產業板塊,是國內產業鏈條最完整、信用產品最豐富、規模最大的綜合性信用產業集團之一。現有員工1300餘人,半數以上擁有碩士以上學曆。集團在堅持做大做強信用產業的同時,主動響應“健康中國”及“雙碳行動”的國家戰略,積極探索推進大健康及雙碳科技領域第三方信用和信息服務業務,創新業務布局進入快車道。此外,集團加大對專業化投資領域的投入,參與瞭多個境內外股權投資項目,投資領域覆蓋金融、物業地產滑雪等行業項目,取得瞭豐碩成果。
影片了解更多
2024年5月14日
“評級公司應優化評級方法,加快創新產品在資本市場的普及與應用,助力建設多層次債券市場。” 中誠信國際總裁嶽誌崗近期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正在加強科創領域、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融資、ESG等領域的信用風險研究,強化對重點領域融資的創新工具研究併開展專項評級服務。 據悉,在4月推出科技創新企業評級方法與模型後,中誠信國際還計劃開展對中小企業債券相關評級方法的研究。 目前,上市公司越來越重視自身的ESG表現。嶽誌崗認為上市公司對ESG評級的需求仍是剛性的、長期的,在不同階段可能呈現差異化的特點,但未來ESG評級需要更加重視獨立、客觀和專業性。 信用環境持續改善 嶽誌崗表示,中國今年實現5%的GDP增長目標是可期的。在當前環境下,企業融資意願增強,信用風險有望得到更好控製。 從最新經濟統計指標來看,宏觀經濟開局起步平穩,工業生產增長麵擴大,製造業投資增速加快回升。後續來看,隨著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效應的釋放,裝備製造的生產與投資將維持較強韌性,在專項債與特彆國債的支撐下,基建投資也將持續發揮托底作用。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針對一些堵點做出瞭針對性的頂層設計與具體部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也將為經濟增長持續注入新的動能,相信今年經濟將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順利完成5%的年度增速目標。”嶽誌崗表示,從信用債市場表現看,宏觀經濟穩步修複下企業投資意願增強,融資需求上升,疊加低利率環境帶來的成本利好,推動一季度信用債融資回暖,實現融資淨流入4339億元,同比、環比明顯回升。 從一季度末數據看,各行業、區域融資狀況普遍改善,超七成實現淨流入,其中房企淨融資額回正,結束長達一年的淨流出。 嶽誌崗表示,今年以來債券違約風險總體可控,一季度違約規模34.9億元,創2016年以來新低,延續近兩年以來的趨緩態勢。但考慮到地產行業風險仍處高位,債券展期規模依舊較高,仍需警惕出險企業的流動性風險以及債券展期受阻麵臨實質性違約的可能性。 ESG評級應獨立客觀專業 今年以來ESG相關政策在不斷完善之中,其中ESG評級也被寄予厚望。 4月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委發布瞭《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文件鼓勵信用評級機構建立健全針對綠色金融產品的評級體繫,支持信用評級機構將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因素納入信用評級方法與模型。 “未來ESG評級將是上市公司內在要求。”嶽誌崗表示,當前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意識逐漸加強。 依據中誠信綠金ESG Ratings數據庫統計,A股上市公司ESG相關報告的披露比例由2020年的26.41%上升至2023年的35.39%。與此同時,三大證券交易所也發布瞭《可持續發展報告》(試行)指引,進一步加強ESG信息披露。該規則已經在5月開始正式實施。 與此同時,ESG評級的應用場景逐步落地,受到的關注也越來越多。 嶽誌崗認為,積極開展ESG評級是上市公司保持自身發展與資本市場投資理念一致的重要方法。目前全球範圍內ESG投資者廣泛關注企業ESG評級,併在政策和市場的驅動下將企業ESG表現納入其投資的決策參考。ESG評級是投資者對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價值和風險管理能力的一種衡量。投資者期待通過ESG的風險傳導機製,結合其自身的信用風險管控理念,對企業進行全麵綜合評價,進而降低投資決策風險,併獲得超額收益。 不過,國內大多數企業當前對ESG的認識仍處於初級階段,企業更容易為應對政策和利益相關方對ESG評級級彆重點關注,但對影響評級結果的內在因素理解不足。特彆是,目前國內ESG評級尚未形成有效的市場監管和處罰措施,屬於完全市場化競爭行為,從企業逐利性質考慮,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漂綠”現象,也是目前國內ESG評級行業有序健康發展麵臨的一個挑戰性問題。 “未來如何保證ESG評級的獨立、客觀和專業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內容。”嶽誌崗表示。 科創債評級體繫已亮相 中誠信國際還正在持續開展對現有評級體繫的完善及新評級方法的研究與探索。中誠信國際今年已經推出瞭科創債評級方法體繫,未來還將完善中小企業債券的評級體繫。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上交所科創債發行延續快速增長勢頭,發行量為755億元,同比增長184%。科創債3月成交量達1241.59億元,較2月提升674.25億元,達到曆史最高水平。 “公司4月剛剛發布瞭國內首個繫統性科創債評級方法與模型。”嶽誌崗表示,中誠信國際結合科技創新企業的風險與特點,首次引入“科技創新競爭力”這一指標,通過分析企業的科技創新價值、科技創新能力與經營實力三個維度綜合衡量受評對象科技創新競爭力,創新性的評級模型設定可以加強投資者對科創企業實力和潛力的瞭解,增加企業的透明度,增強市場信心,引導資金等創新資源更精準的向優質科技創新企業集中。 除此之外,為響應優質中小企業債券融資需求、完善風險防控機製,中誠信國際計劃開展對中小企業債券發行情況、風險特點及相關評級方法的研究,助力我國高收益債市場建設。 嶽誌崗表示,在研究方法上,未來公司還將進一步結合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繼續深化信用風險預警與評級體繫研發,有效提升評級預警能力,積極研究AI智能領域新型工具在評級業務以及各項業務中的應用。
影片了解更多
